治療方法差不多

只是我家醫生只告訴我
多休息 帶護具....沒了 就這樣

然後一個月後肌腱滑動還是不順  = =
今天的中醫居然跟我說這是骨刺的一種
我好想翻桌

改天還是得再去看看  = =
--
幾乎一半以上
看到我帶護具第一句話都會說
"怎了"
(另外一半是根本沒打量過我純粹公事公辦小小一部份瞄兩眼..算了! 不關我的事)

20幾歲有媽媽手真的還不常見
多虧如此 
我的手成了名符其實的三色蛋.... 才不是是三層  = =
超明顯

這是我的勳章 v( ̄︶ ̄)y

--
這個不錯

好姿勢 好健康 生活中的脊椎保健
物理治療的方法:
1.      電療降低疼痛反應。
2.      超音波、雷射降低發炎反應。
3.      急性期時配合間歇的冰塊按摩,可以使症狀減緩或消失。
4.      到了慢性期,熱敷、蠟療等來增加血液循環。
5.     
針對局部手腕做肌力訓練
6.      牽拉已粘連的肌腱拉筋運動
7.      手腕部關節運動雙手同時或不同時上下屈曲,內外側移,順時再逆時轉圈,各重覆510次後還原。
8.      配戴手部護具來保護手腕,副木的作用在於減少大拇指及腕部的動作,減少進一步傷害。
9.      必要時局部注射少量類固醇,來解除疼痛。

日常生活需注意的事項:

1.     最簡單的預防方法即是盡量減少過度使用拇指的張握壓扣等動作,做家事時減少長時間過度使用手部的動作。
2.     減少拿重物,及避免重複性的進行手腕下彎動作,以讓手腕多休息。
3.     上班打字打電腦時,暫時把速度放慢,同時減少打字、打電腦的時數。
4.     減少每天把孩子抱在懷裡的次數及時數,或輪流更換抱孩子的方式。
5.     替嬰幼兒換尿布時,宜避免使用一手抓握孩子的兩腳、提起雙腿和臀部的傳統做法。可試著改為讓嬰兒側躺,尿布平舖床上,緊鄰臀部,再讓他平躺下來,使臀部落在尿布上。
6.     嬰兒的衣物不必用手搓洗、擰乾,可改用洗衣機柔洗、自動脫水。
7.     做家事時避免用一隻手提重物。
8.     燒水時,避免將水壺盛滿才提到爐子上煮,可用小容器分次裝水倒入壺中。
9.     買帶骨的肉時,可請肉販幫忙切好才帶回家,就不需自己費力的剁了。
--

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協會

媽媽手,在醫學上稱「狹窄性肌腱滑膜炎」,或稱為奎緬氏症(de Quervain Disease),其症狀主要在「外展拇長肌」及「伸拇短肌」兩條肌腱。若拇指的伸展與外張動作重複次數太多,或者用力過度,手腕部位的肌腱滑膜及支持帶出現增厚性變化,壓迫到局部的肌腱,使得肌腱滑動不順,或是造成粘黏。主要症狀是在近手腕處的大拇指側,出現無法使力或有持續疼痛壓痛的現象,並合併有緊繃、局部腫脹等症狀,患者在清晨起床時會最疼痛。此症狀好發於懷孕後期的孕婦,產後的新手媽媽,以及日常生活中會常常用到拇指張握壓扣等動作者,如長時間使用電腦者,美髮業者,餐廳服務人員等。

  最簡單的預防方法即是盡量減少過度使用拇指的張握壓扣等動作,例如在抱小朋友時,盡量五指併攏托住小朋友,將力量平均分散於五指,可以避免寶寶的重量完全由虎口及大拇指承受,這樣就不容易傷到大拇指了。若已得到媽媽手,最重要就是讓拇指多休息,減輕負擔,急性發作,疼痛時的治療包括休息或以副木固定配合間歇的冰敷,可以使症狀減緩或消失。到了慢性期,可以熱敷或浸泡38-42℃左右的熱水,局部按摩,再搭配拉筋運動以及適量的肌力訓練。 

--
自由電子報

告別媽媽手   
文/廖浩欽

辛苦持家的媽媽們,若是感到大拇指後方疼痛,無法施力提重物,尤其在手腕向小指側彎曲時,便感到錐心刺骨之痛時,小心是「媽媽手」上身!

所謂的「媽媽手」,是因為外展拇長肌與伸拇短肌的腱鞘發炎肥厚導致狹窄,使得手腕無法向尺側彎曲,並會發生難忍的疼痛,嚴重者甚至無法操持家務。

一般而言,媽媽手好發於30至50歲的成年人,女性的發生機率是男性的10倍之多,故有「媽媽手」之稱。患者大多為大拇指的過度使用所致,但也有少部份是由於類風溼性關節炎等軟組織疾患所致。患者在橈骨荊突會有壓痛感,病情嚴重者甚至會紅腫,可觸及肥大的腱鞘。

以中醫的思路而言,媽媽手是因使用過度,血不榮筋,以致於腱鞘狹窄失去彈性,這與西醫的解剖概念相同。此時以藥膏外敷,或是推拿的效果並不佳,因為腱鞘往往腫脹得極為肥厚,外敷藥物不易深入所致。

臨床上,盲目推拿、按摩所造成的發炎,要比原發性的炎症來得嚴重許多,甚至有患者誤信術士,以為拚命拍打至更發炎之後,便會自己痊癒,這都是非常要不得的做法,容易使原本單純的病情複雜化,更難以收拾。

不論中西醫,在治療上,皆以保守療法為首選,包括了尺側手腕屈曲運動,夜間使用副木固定,及冰、熱敷交替使用等,其中以肌腱伸展運動效果良好。

基於肝主筋,脾主肌肉的中醫概念,內服藥相當重要,可使用養肝、活血的桃紅四物湯為主方,加上軟肝柔筋的伸筋草,益脾養氣的白朮、人參,溫經通絡的桂枝等藥物,再配合自我復健運動,媽媽手並不是很可怕的疾病。

類固醇關節注射法也是一個好選擇,統計上,在媽媽手發生的前6週,注射效果相當良好。患者不必因為懼怕類固醇而卻步不前,通常小劑量的注射是不會造成全身性後遺症的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若有風溼免疫性毛病的患者(如類風溼性關節炎、僵直性脊椎炎、紅斑性狼瘡等),媽媽手則會嚴重得多,常是雙手一起發作,且手術治療效果不佳;糖尿病的病人對於各種治療,也會顯得效果不佳。

這兩類患者對於媽媽手的治療,絕不可在坊間盲目推拿或敷藥,或以拍打等民俗療法使手腕紅腫,一定要著重於減輕工作強度,以及延長休息時間,同時配合治療本身的風溼免疫性疾患,才是根本之道。

若是各種手段皆無能改善的話,也可以考慮手術治療,將滑動不良的腱鞘剝離,便可讓肌腱伸展自如。

手術過後的復健應立即開始,在能忍受範圍內,儘可能增大拇指與手腕的活動範圍,媽媽手並非不可治療。

(本文作者為彰化市玉衡中醫診所院長)
--
http://www1.cgh.org.tw/content/healthy/magazine/medi/00-06_05.htm

 

--

最好的方式還是不要去動它

減少使用大姆指的機會

 

但是

 

試試 

 

還真難  XD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odin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